Technical Articles

    技術文章
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光學實驗平臺相關的名詞解釋

    光學實驗平臺相關的名詞解釋

    更新時間:2016-12-27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3041
      1.固有頻率:
      光學實驗平臺振動的周期或頻率與初始(或外界)條件無關,而只與系統的固有特性有關,稱為光學實驗平臺的固有頻率或者固有周期。通常來說,固有頻率越低,系統的隔振性能就越強。
      外界振動同物體的固有頻率相同時,通常會引起共振,往往不是好事,甚至會產生嚴重后果,比如:正常人體的固有頻率為7.5Hz左右,其中各部分又有自己的固有頻率,如內臟為4~6Hz,頭部為8~12Hz等,正是由于這個原因,次聲波(10-5~20Hz)對人體有很大的破壞。
      固有頻率還分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,但通常來說豎直方向的固有頻率對整體隔振性能的影響,起到決定性作用,水平方向的固有頻率指標通常用于參考。
      2.振動恢復時間:
      也叫衰減周期,是指:某一點上開始振動到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要的zui短時間。若把光學平臺簡化為彈簧振子,由彈簧振子的回復力表達式:
      計算可知,彈簧振子的周期公式為:T=2π√M/K;
      從上式分析可知:若要縮短光學平臺的振動恢復時間,通常有兩個辦法:
      ·增大彈簧的彈性系數k。對于阻尼隔振平臺,可以換用材質較硬的阻尼材料;對于充氣平臺,可以適度增加空氣壓力。
      ·控制光學實驗平臺臺面的質量。在不影響剛度的前提下,臺面質量越輕,振動恢復時間越短,使用效果就越好。
      3.振幅:
      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zui大距離叫振動的振幅。
      振幅在數值上等于zui大位移的大小。對于光學實驗平臺系統,臺面受外力作用時,離開平衡位置的zui大距離,同光學平臺系統的結構、受力大小、受力的位置、瞬時加速度、速度、持續時間、臺面的剛性、隔振系統的阻尼比等諸多因素有著非常復雜的非線性函數關系,如果標稱振幅的具體指標,需要注明上述特定的實驗條件,否則振幅的指標,變得沒有意義。對于阻尼隔振的光學實驗平臺,振幅通常在微米量級,而氣浮式隔振平臺,振幅通常為毫米量級甚至是厘米量級。
    022-84810330
    歡迎您的咨詢
    我們將竭盡全力為您用心服務
    在線客服
    關注微信
    版權所有 © 2025 天津博君科技有限公司  備案號:津ICP備12003806號-2